市售面膜產品中,除幾家宣揚“無添加”的,如日本的FANCAL,在全成分中未找到傳統防腐劑,每款面貼膜產品都添加有至少兩種防腐劑。日系產品中經常會看到苯氧乙醇、脫氫乙酸和苯甲酸鈉的組合,國外也有一些運用甲基異噻唑啉酮、苯氧乙醇和辛甘醇復配的防腐系統。下面分別對以上涉及到的幾種防腐劑,分類進行介紹。
羥苯甲酯、羥苯乙酯和羥苯丙酯等尼泊金類防腐劑,此類防腐劑其防霉作用比較突出。跟著分子中碳鏈的添加,其水溶性逐步變差,影響其在水中的分配率。尼泊金甲酯水溶性,常能夠直接添加在水相;而尼泊金乙酯、丙酯、丁酯和異丁酯則傾向于溶解在油相中。尼泊金甲酯是適用于酸性系統的防腐劑,當pH=5時,自身具有的抑菌活性,pH=7時為63%,當pH=8.5時挨近50%。所以,系統中尼泊金酯的活性能夠經過下降系統的pH得到改進,一般控制在7.0-6.5或更低。《化妝品衛生》2007版中規則尼泊金單酯運用不能超過0.4%,復合酯用量不能超過0.8%。
苯氧乙醇既能溶于水也能溶于油脂,對綠膿桿菌有特效的抑菌性,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,都有抑菌作用,其最小抑菌濃度為0.06%-1.00%。它在廣泛pH下具有抗菌活性,需求留意高pH>8情況下會呈現不穩定的情況。苯氧乙醇常與其他防腐劑復配運用,可獲得廣泛的抗菌活性,如與對羥基苯甲酸酯尼泊金類、脫氫乙酸、山梨酸和季銨鹽等配伍性好;但會與非離子表活相互作用,并或許被聚氯乙烯吸附,下降防腐活性。
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(IPBC),具有廣譜長效防霉防腐功用。美國FDA于1996年掛號運用IPBC,它與重氮咪唑烷基脲復配成Glydant Plus,添加防腐劑的有效性,按捺微生物的添加。可是經國外研究進行動物皮膚測驗后發現,它們有或許導致過敏性接觸傳染和接觸性皮炎。《化妝品衛生》(2007版)對IPBC用于化妝品中的含量有著嚴厲的規則,不能超過0.05%。